一、商品: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统一体
1. 商品的两重性
马克思在《资本论》的开篇就指出:“资本主义财富以‘庞大的商品堆积’的形式出现,商品是资本主义社会最基本、最普遍的存在形式。”商品之所以为商品,首先是因为它具有“使用价值”,能满足人们的一定需求;其次是因为它具有“价值”或“交换价值”,体现商品在市场上交换时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。
(1)使用价值
• 具体性:使用价值永远对应商品的具体属性,例如衣服可以保暖,食物可以充饥,手机可以通讯等等。这些功能是由商品本身的物质属性决定的。
• 社会意义:使用价值由不同的人群和社会环境来“确认”。比如在缺衣少食的地方,一件衣服和一包粮食的使用价值更为突出,而在物质相对丰富的现代城市社会,一杯精品咖啡或是在线付费课程的使用价值也可能显得更加重要。
(2)价值(交换价值)
• 抽象劳动:当商品进入市场交换,商品所蕴含的具体劳动就被抽象化为“社会必要劳动时间”。换言之,不管生产的是衣服、粮食还是咖啡,当这些商品进入市场时,它们所包含的劳动通过交换被统一衡量,这就体现为价值。
• 相对和等价形式:马克思在《资本论》中提到,价值能够在商品之间进行比较和衡量,是因为市场为不同商品提供了一个共同“尺度”。在货币出现之前,人们也有过物物交换,但各种商品之间并无法轻松直接对等。货币的出现解决了这个问题,并让商品的“价值”变得更加直观可度量。
从上述分析可知,商品同时拥有使用价值和价值。前者针对具体需求,后者在市场交换中体现抽象劳动,这是资本主义商品生产与流通的起点。
二、货币:从一般等价物到价值尺度
1. 货币的起源
在原始的物物交换时代,不同商品之间的交换比例常常难以确定或让双方都满意。为了克服这一障碍,人们需要在交换中寻找一个“普遍等价物”。通过长期的实践与约定,某些商品(如贝壳、金银等)因其稀缺性、可分割性、易储存等特性而逐渐成为大家普遍认可的“交换媒介”。随着社会生产与分工的进一步发展,这种交换媒介脱颖而出,最终演化为“货币”。
2. 货币的功能
• 价值尺度:货币最根本的功能是充当衡量商品价值的尺度。通过货币,商品的价值可以通过价格进行度量,这样不同种类的商品都能在市场上被比较和交换。
• 流通手段:有了货币作为中介,商品交换不再仅仅依靠“一手交钱,一手交货”的瞬间关系,也可以出现信用、期货等多样化形式。货币在市场流通中的便利性,大大推动了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。
• 贮藏手段:货币不仅能买到商品,同时还可以被暂时储存起来,等待更合适的时机或更优的交易条件。由于货币的可储存功能,人们可以掌握一定的“购买力储备”。
• 支付手段:伴随着信用体系的形成,货币逐渐被用作清偿债务、支付租金、利息等各种经济活动中的支付工具。
在马克思的理论体系中,货币不仅仅是一种“流通手段”,它更承载着商品价值的一般性表达,是理解资本社会运行、生产和分配的关键环节。
三、流通:从商品到货币再到商品
1. 简单流通公式
在资本主义社会,商品生产者彼此通过市场进行交换,以满足各自不同的需求。马克思用一个简要的公式来描述商品流通的基本过程:
W–G–W(W代表商品,G代表货币)。
• 第一步:商品(W)转化为货币(G),即卖出商品。
• 第二步:用货币(G)再去购买商品(W)。
通过这种循环,不同的人生产各自的商品,再把商品卖出,换取货币,最后用得到的货币去购买所需要的其他商品。
2. 资本循环与增值
然而,资本主义的运行并不仅限于W–G–W的循环。资本家并不是为了满足自身的消费需求,而是为了获取更多的价值。由此,商品流通的公式变为:
G–W–G’(G’代表大于原有货币数量的货币)。
• 资本家投入货币(G)购买商品(W),这里的“商品”包括生产资料和劳动力。
• 通过生产过程,商品增殖(生产出的商品包含工人的剩余价值),再卖出商品获得更多货币(G’)。
• 与简单流通不同的是,这个过程的动机和目的是“资本增值”,即获取利润。
这部分在资本论更深层的讨论主要涉及劳动价值论、剩余价值以及生产过程中如何实现对劳动力剩余价值的占有。对于我们理解整个资本主义的运转机制,这一点尤为关键。
四、总结:从商品到货币,奠定资本主义运行基石
马克思之所以从商品形态开始讲起,是因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,商品是最普通、最一般、最基础的单位。它既反映了人类对物质需求的满足,也反映了社会分工和市场交换条件下的劳动价值关系。当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出现以后,商品流通不再局限于简单的物物交换,而是演化为以货币为核心的市场流通和资本增值的过程。
在初步掌握了商品的两重性、货币的产生与功能,以及简单流通与资本流通的不同之处后,我们对《资本论》的基础逻辑就有了大致的理解。接下来的讨论往往会围绕“剩余价值”、“资本积累”、“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关系”等更深入的范畴展开,从而看清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如何在日常的商品流通和市场交换中,演变为庞大而复杂的社会关系。
参考阅读
• 《资本论》第一卷(马克思)
• 《政治经济学批判》序言(马克思)
• 《资本论导读》相关学术书籍与讲义
(未完待续)
这是第一期的基本框架,旨在帮助读者从宏观角度了解马克思在《资本论》中对商品、货币以及流通的核心论述。后续文章中,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索剩余价值、资本积累、阶级关系等更深层次议题,欢迎继续关注后续更新。
- 最新
- 最热
只看作者